朱某是一名90后,居住在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一个偏僻的村庄,自小受到父母的宠爱,变得十分任性。在外打工期间,经受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把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触犯了国家相关法律,被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依法判处社区矫正。
帮扶教育“润心田”
朱某接受社区矫正以后,思想抵触情绪很大,既不积极参加学习和公益活动,也不按时钉钉打卡。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进行回访,朱某都是避而不见,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面对朱某这种油盐不进的矫正态度,司法所工作人员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疏导朱某的思想情绪入手,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利用人脉关系积极为其联系工作,解决日常生计问题,确保有业可就、有饭可吃。三番五次找其谈心谈话,分析他违法犯罪的根源是不听从父母的管教、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分辨是非能力不强所致。并语重心长的告诫他,父母为了他的事操碎了心,流干了眼泪,想尽了办法,每天都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无望之下准备放弃对他的挽救。为了不给社会再添堵,给家庭再添乱,给个人再添刺,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服从司法所监督管理,力所能及帮助父母分担忧愁,只有这样才不会让我们失望。
司法所工作人员的一席话击中了朱某的软肋,回想起自己接受社区矫正以来的所作所为,朱某羞愧得捂脸痛哭,他郑重的承诺:“以前都怪我年轻不懂事,害得你们为我操心跑路,不遗余力的挽救我,从今往后我一定听父母的话,服从你们的监管教育,决不辜负你们对我的一片良苦用心。”
强化监管“改陋习”
针对朱某的特殊情况,司法所及时会同公安派出所、镇平安办和村委会等有关职能部门,召开社区矫正矫情分析及应急处置工作会议,对朱某进行了分析研判,将其列为重点人员予以管理,按照规定延长了首月严管期限,落实了包村领导、村(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部、家庭成员“五帮一”责任。每天查看其钉钉打卡和手机定位情况,发现缺卡和手机定位告警,及时进行核实查找,防止脱漏管事情的发生。并联合公安派出所和县社区矫正管理局分别对其进行谈话教育,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陕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法律法规中关于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进行处罚的有关条款,落实“一对一”监管责任人,加强钉钉打卡和手机定位核查频次。利用每月集中教育之机,组织观看《人在矫途》《珍惜自由》《大墙外的春天》警示教育片,让他谈思想感悟、撰写心得体会、签订安全承诺书。督促他要聚焦问题不回避,直面弱项不护短,谨记法律红线,守牢道德底线,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通过帮教衔接“安其身”、人文关怀“暖其心”、过渡安置“用其长”、帮扶教育“育其人”、信息档案“查其行”的方法,朱某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秉承“日行一善,以善养德”理念,积极加强思想改造,自觉服从监督管理,主动参加公益活动。
回馈社会“献爱心”
通过司法所立体式帮扶教育以后,朱某就像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一样,主动向司法所工作人员汇报思想改造情况,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和公益活动,服从监督管理,按时钉钉打卡。在司法所组织的社区矫正“每月一主题”专题教育活动中,发扬年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凡事冲在前、干在先。2024年7月19日,柞水县境内突降大暴雨,朱某的家乡也遭受了洪涝灾害,局部地区民房垮蹋,道路瘫痪,农田被淹,河堤冲毁,停水停电,通讯中断。朱某得知灾情以后,立即打电话向司法所请战,要求到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在抢险救灾期间,朱某不分昼夜奋战在第一线,积极搬运救灾物资,帮助安抚受灾群众,饿了啃一口方便面,困了稍微打个旽,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忙碌奔波的身影。朱某细小入微的变化,赢得了周围群众的认可,他们不再另眼相看,而是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父老乡亲的交口称赞,朱某的父母留下了欣喜的泪水,她激动地对司法所工作人员说:“非常感谢你们的不懈帮教,不但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信心,而且现在也听我们的话了,懂得了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道理,我们揪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朱某也深有感触地说:“由于我年轻不懂法,一时冲动触犯了国家法律,被人民法院判处社区矫正以后,觉得这一辈子都给毁了,便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但是司法所的同志没有轻易放弃我,而是竭尽全力进行帮扶教育,及时把我从悬崖边上给救了回来,我得一辈子记住他们的大恩大德。”
编 审:苏立峰
通讯员:石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