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法治聚焦网

最新文章排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例

母女反目争财产 巧解矛盾续亲情

时间:2024-10-24人气:作者: 小编

2014年,家住营盘镇的朱某父亲因病不幸去世,3个月后母亲汪某与本地村民殴某再婚,朱某父亲生前享受生态搬迁补助政策新建了3间一层砖混结构住房,加上建房和治病外欠债务13万余元,沉重的债务压得朱某喘不过气来。为了尽快还清借贷银行和他人的钱款,也不让步入中学的妹妹失去求学机会,朱某便选择在西安长期务工。居住地村委会鉴于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逐将其母女三人全部纳入低保贫困户序列。

2021春节,朱某带着妹妹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里,掏钥匙开锁时怎么都打不开,仔细检查才发现住房门锁被人换掉,便步行到继父家中找母亲要钥匙,因言语不和母女二人发生了激烈争吵。汪某气愤地说:“房子是我和你爸一手盖起来的,你在外面打工一直都不回来,要想继承房产的话,门儿都没有?但是盖房和为你爸看病所花的钱你必须要还,这是你做为子女应该做的。”听到母亲如此蛮横无理的话语,朱某当即怒怼道:“你说的话不算数,法律自有公断,这几年的低保金和生态林补偿款我一分钱都没有见到,你现在必须全部拿出来帮忙还钱,不要全指望我一个人,我既要照顾妹妹上学,又要挣钱还债,谁又能帮到了我。”朱某说完,伤心的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此后,朱某多次找母亲汪某协商,想把这几年政策性补助的低保金和生态林补偿款全部取出来,用于偿还盖房和为父亲治病借贷银行和他人的欠款,但是汪某一直坚持己见说没有钱,她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解决不了,让朱某不要再有非分之想。看着母亲决绝的态度,听着扎人心窝的话语,朱某不禁想起父亲在世时的快乐时光,父亲去世后她与妹妹相依为命的辛酸生活,不禁难过得眼泪直流。 

为了念及手足之情,不和母亲汪某闹掰,争取自己和妹妹应得的合法权利,确保今后生产生活不受影响,2023年12月10日,朱某姐妹俩向居住地调委会申请调解。调委会受理朱某申请以后,及时指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介入调查,了解到朱某母子三人每年享受政策性农村低保和生态林补偿6000余元,汪某每年在村级扶贫公益岗位收入6000元,再婚后已搬到殴某家里居住,但是汪某再婚后既没有偿还原生家庭债务,又没有承担朱某妹妹的日常生活开销及上学费用,所有重担全部压在大女儿朱某一人肩上,因忙于挣钱偿还家庭债务和照顾妹妹,朱某至今还是孑身一人,生活过得比较艰难困苦。调解员深入到汪某家里,将了解到的情况如实进行了相告,汪某听后未置可否,板着脸说道:“我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没有经济能力偿还以前盖房和为朱某她爸看病所花的钱,应该由她们姐妹俩个人来还,找我恐怕是烧香找错了庙门。

首次入户就碰了一个软钉子,调解员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采取多次电话沟通和背靠背的方法进行约谈,分别听取汪某和朱某母女二人的调解意见,耐心细致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汪某被调解员的真诚态度所打动,同意接受调解,朱某也承认了自己不应该与母亲汪某多次发生争吵的错误行为。朱某提出应该把2017年以来政策范围内的转移性收入按三人进行平均分配,她和妹妹的那一部分可以拿来偿还外欠债务,父亲生前建的房子归她们姐妹二人共同所有,另由母亲汪某和继父欧某每年资助妹妹上大学费用10000元;汪某认为房子是她和丈夫在婚姻存继期间共同所建,自己省吃俭用也帮助偿还了7000元,房屋理应归自己所有,朱某姐妹二人没有资格来继承房产,2017年以来的政策性补助款因身体不好看病吃药都花光了。继父欧某气愤地说:“我多年来身体都不太好,家庭经济条件又比较差,没有能力来承担朱某妹妹上大学期间的生活费用,反正我就是没有钱,有本事你到法院去告我。”矛盾双方都带着情绪的坚持己见,互相都不肯作出让步,第一次调解不欢而散。

为了拿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居住地调委会请求司法所派人参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与调委会经过研判分析,认为关键问题是在汪某和欧某夫妇二人身上,围绕他们打好“亲情牌”,同时邀请朱某亲戚里面一名德高望重的人参与调解。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条款进行了以案释法,引用“虎毒不食子,大恶尚有情”古语讲述了亲情的重要性,批评她说:“自从你再婚以后,就弃她们姐妹俩于不顾,全凭朱某一人扛起了这个家,从道义上来说你这个母亲很不称职,你就不怕周围邻居笑话你吗?你的良心难道会安吗?”一席话说得汪某满脸通红,羞愧地说:“都怪我猪油蒙了心,对他们姐妹俩关心照顾不够,是我对不起她们。”见汪某态度有所软化,工作人员趁热打铁的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礼的讲法律、讲伦理、讲道德、讲亲情,汪某和朱某母女二人各自检视了自己的错误,消除了思想隔阂,同意接受调解,母女二人重归如好。          

经过调解员近一个月的辛勤努力,汪某和朱某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一是汪某主动放弃房屋所有权,由朱某姐妹俩共同继承,剩余73000元遗留债务由朱某负责清偿;二是汪某和欧某夫妇每年支付小女儿学费5000元,不足部分由其姐姐朱某承担,共同资助其完成学业;三是从2023年起,享受政策性农村低保和生态林补偿金按三人平均分配;四是汪某的生养死葬问题由其配偶欧某负责,朱某姐妹俩要定期进行探视并尽力提供养老帮助,以便保持良好地母女关系。 至此,这起涉及家庭伦理道德的矛盾纠纷在镇村调委会的主导下,画上了圆满句号。 

编审:苏立峰 

通讯员:石绍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