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法治聚焦网

最新文章排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湛江红树林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深化合作擘画蓝色发展新图景

时间:2025-02-19人气:作者: 小编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胡冰洋副研究员、天安云谷产业园总经理叶振忠、中关村绿盟刘航军秘书长等专家同湛江赤坎区有关领导一同赴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调研生态修复成果,并与湛江市政府就未来合作方向深入研讨。

图片1.png 

生态禀赋得天独厚,红树林功能凸显。湛江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带,三面环海的半岛地貌为红树林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湛江红树林现存面积达9960公顷,占全国总量的33%、广东省的66%,是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核心分布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作为“海岸卫士”,红树林在防风消浪、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气生根系统高效吸附富营养化物质,如氮、磷等,区域水质净化效率较治理前提升超过40%,部分海域已实现“赤潮不过周”的显著成效。

 图片2.png

三十年保护体系成型,生物多样性持续复苏。自1990年建立省级保护区以来,湛江已构建起‘政府主导、科技赋能、社会协同’的立体化保护机制。根据2020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红树林面积已达到2.71万公顷,较2001年增加近5000公顷。在湛江2020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后,通过退塘还林、湿地修复等工程,红树林面积近五年逆势增长12%。目前,保护区已记录到黑脸琵鹭、中华白海豚等200余种珍稀物种,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重要中转站,生态修复成果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彰显了湛江政府参与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决心和担当。

 图片3.png

强化协同合作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为进一步释放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经济价值,专家组与湛江市将重点研究三大合作方向。一是生态扩容与社会公益联动。实施“中国老兵公益林”计划,动员退役军人及社会力量参与红树林种植;同步推进沿海滩涂规模化复绿工程。二是文旅融合与国防教育赋能。开发“红树林+国防文化”特色旅游线路,串联生态景观与战舰观光基地;联合书法名家创作“军民共建”主题碑刻,打造生态与国防教育融合示范区。三是智慧保护与风险预警。研发“红树林元宇宙”科普交互平台,借助VR技术普及生态知识;联合中科院南海所构建赤潮智能预警系统,实现生态风险全时监控与精准防控。

广东湛江红树林被国际湿地专家誉为全球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湛江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红树林为纽带,推动生态保护、绿色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助力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治理,打造可复制的“湛江模式”。

编审:苏海


标签: